为引导大学生关注我国公共管理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大学生运用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政策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公共管理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搭建交流平台,浙江省公共管理学会决定于今年11月份举办浙江省第三届大学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
为此,我校公共管理系的全体师生多次动员学生参加本次案例大赛,公共管理专业的老师都高度重视,目前,我校已经有数十名学生组成21支队伍,参加本次大赛的选拔赛。
10月10日周四,公共管理系组织老师们商讨了《公共管理案例大赛的评审规则》等主要问题,会议确定每个老师至少指导一支队伍,由具有丰富经验的邵青博士负总责,程隽老师协助。通过学校的选拔赛,锻炼一支动手能力强,善于把公共管理的基本运用于实际、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的大学生队伍,确保我校参加省大学生案例大赛取得好成绩。
会议还讨论了标准地政策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2017年以来,绍兴市政府大力推进了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制度改革(即新增工业用地设定产业方向、投资强度、能耗、亩均税收、环境准入标准、规划指标、水利控制指标等标准进行“招拍挂”),2018年绍兴市政府发文推动这一改革方案,按照“建立地块标准、业主依法竞标、企业组织实施、政府部门监督验收”的运行方式,规范项目用地准入办法和达标验收监管机制,推动资源要素向高端产业和优质企业集中,促进产业转型的高质量发展。
对于这一创新性的公共政策改革,如何科学评价,指标如何选取,需要集思广益,反复论证。此前,课题组利用暑假深入到柯桥、诸暨、新昌、上虞等六个区县市和滨海新城管理委员会,实地调研,获得大量的第一手资料,通过政策文本分析,结合实地调研,形成了评价初稿。课题组还利用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何文炯教授来我校讲学的机会,专门与之讨论。


(公共管理系供稿)